金文作品 | 金文知识 | 加入收藏 金文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金文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.0
金文转换器

当前位置:金文网 > 金文作品 >

金文书法的铸造与刻写

时间:2023-08-02 06:24:38 编辑:金文君 来源:金文网

青铜器一般是范铸的,金文绝大多数就是与器物一起范铸出来的。范铸,指用模子浇铸,需要先用黏土做出要铸造的模型,然后用毛笔以红色颜料写好文字,文字凹陷部分就用小刀雕刻出来,文字凸起部分则以泥雕琢好后再加贴上去。

模子做好后,再依据模子做出陶范,然后往陶范中灌注青铜溶液。冷却之后,拆除陶范,再对纹饰、文字加以打磨修饰,一件青铜器就算完成了,一件金文书法作品也就算完成了。“铸”字的金文是

很像是一幅铜器铸造工艺的照片:两只手捧起盛有铜液的容器,灌入陶范之中,反S形就是注入陶范的蜿蜒流淌的溶液。

这样的铸造过程,使文字的“书写”者、书法的创作者,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精雕细刻,还可以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多次修改。而且与甲骨文比较,书写工具毛笔要比刻刀更易于表现圆转及丰硕的笔画,书写载体泥范又比甲骨更为松软,所以金文书法有细腻、严密、浑厚、圆润的特点。

金文书法可以看成是商代书法的极致和典范,而甲骨文则更像是适用于某一特殊场合的“俗体”书法。

也有一些文字使用了捺印的方法,就是用一个刻好的印版,像钤印章一样,在做好的泥范上盖出字迹。这样既能一模多用,省时省力,还能保证质量稳定。殷商三玺之的亚玺,可能就是用来钤盖的族徽(图腾),锋利坚韧的铁制刀具出现后,春秋战国时,越来越多的铜器铭文都是直接錾刻而成,如春秋时越王矛的鸟虫书,多嵌有一两只鸟头,曲折变态,诡异多姿。

另外如战国时中山王三器的铭文,线条纤细劲秀,绮丽多姿,清雅飘逸,字型修长优美,秀逸摇曳,排列参差错落,灵动自然。和商代甲骨文的刀法相比,一样都是用刀具契刻,不过技巧已经更为精熟,曲直变化,方圆皆备,轻重起伏,快慢徐疾,灵活多变,单刀、双刀交替使用,提按分明。这两种字体的装饰美让后人神迷不已,当代的书法篆刻大师,很多就是从这些作品中汲取营养,找到灵感的。

本文作者:子乔

Copyright:2014-2023 金文转换器 www.93702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