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文作品 | 金文知识 | 加入收藏 金文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金文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.0
金文转换器

当前位置:金文网 > 金文作品 >

从茅大为的金文《千字文》帖谈起

时间:2023-09-18 10:15:37 编辑:金文君 来源:金文网

金文是仅次于甲骨文的最早字体,它来源已出土的早期青铜器上,故以金文称。原来的字数非常有限,后经历代爱好者们的补益及篆写性创造,经近代文物出土器物的相关字考证,目前也已有三、五千字之多了。西冷印社社员茅大为,因得以能鉴于古人写法而为基础,终于在今年的三月,出版了一本很独特的金文《千字文》书法帖。我个人认为,这本字帖的书写技法气象不凡、堪称大家之作。由于历代以金文为字体的《千字文》书帖范本极少,故这本新帖,或者可能会与众多的《千字文》古今名家书帖一起,被入选于国家版本馆的《千字文》历代书法字帖范本类藏书。

《千字文》是南朝梁时期著名学者周兴嗣的教育类范文,至唐朝书法家李阳冰出版《篆书千字文》之后,书法家们对该范文也是心仪有加。如唐张旭有《草书千字文》、元赵孟頫有《隶书千字文》,这些名帖都是后人学习书法、深入临摹的传世帖本。只是用金文书写的《千字文》书帖几乎没有,原因是学金文为书写主体的,几乎都是篆刻出身。茅大为也是篆刻出身,由于个性脱凡、修学选独,故他在"临古出古、不以集字为归"(朱关田评语)的基础上,终于写出了个性风格浓烈、既追雄浑又显肃穆的金文《千字文》全本书帖。

金文原字,自古以来甚为稀少。直至清末之后朝廷引进了西方式考古,金文才渐渐有了纯国粹的文字地位。经"金文四堂"(罗振玉、王国维、郭沫若、董作宾)的考古显学兴起;经商承祚、王福庵、来楚生、刘江书法四大家的金文书法作品宏扬;经吴大徵、北清大教授、国家文物局、及相关部门的悉心收集、整理、研究、存档,"中国金文"这一字的品种才能欣然问世(过去多是归入篆字一类的)。

中国金文,是最早、最多地保留有原始字状态的书体之一。它富有像形文字的早期元素,又有历史进程的本源类遗存。如金文中的"夏"字,是否来自4000年前的夏朝时?金文中的"文"字,是否暗示了人类初级文明时部落统治人状态(即母系转为父系)?尤其是金文中的"天地"两字,写法上竟与现代字法差距甚大,但该两字实际在现代的繁简写法中,变化几乎没有。即学习金文书法时,实际上也是可以去思考古文字进程历史的。因为文字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归结,是权制国家政令统一的文化通达。假如我们在出土器物中发现带金文的纪年如早于商代(3700年前)的话,则"金文也是夏朝文字"这一观点,或者就可成立也。

无疑篆文源于金文,故到篆文写法问世后,早已是写法繁多了。如大篆与小篆明显不同,周篆与秦篆不一样,鸟篆书更是自成一体。中国文字或许在周封十二君国时之后,渐与殷时本原国的地域文字混融在了一起。故周篆的分化也诞生了"分封地文字"(孔子时各国文化已经独立,语言独立,如《国语》中有八种应运而生)。查《山海经》、《竹书纪年》、《易经》等早期版书,"有虞"之国实际极早,"帝俊之国"已很强大。故《山海经》中的"履夏之国"是否就是浙江呢(因为浙江有人类最早的5000年前木履出土)?金文字体正是探求古字解释的一种活体档存,尽管它也在历史的进程中也被不断有演变。

附图是茅大为《千字文》字帖的图选,多数文字还有象形化的最初本原。如文化、文明、文王的"文"字,是否象征男性之?男人的"男"字,有没有翘翘楚雄之势?写字的"字",很像将儿子关在屋子里读书的场景呢!"暑"字,有种学者的太阳顶头、大汗淋漓样子。即阅读金文时会产生很多很生动的意象趣味(即形象思维),尤其是经过书法家们的艺术性变化之后。

Copyright:2014-2023 金文转换器 www.93702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